▲ 亚运会倒计时200天海报
在即将到来的亚运会铁人三项竞赛现场,一个湖州姑娘的身影将时刻出现。她叫陶焘,现任教于湖州师范学院,曾经是一名专业的铁人三项运动员。
如今,她将作为亚运会铁人三项竞赛的裁判,在赛场上做出公正、公平的裁决,闪闪发光。
▲ 2015年成都金堂世界杯铁人三项赛执裁
作为曾经的顶尖运动员,在铁人三项的竞赛中,陶焘挥洒汗水与热血,留下拼搏的身影,体验过成功与失败,培养了坚韧奋进、永不言弃的优秀品质。
而当竞技生涯结束,曾经的优秀运动员回归平凡的生活,有一种力量,鼓舞着她一路向前。越过高峰,她推到重来。
她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赛场上,虽然此时她已不再是一名竞技选手,而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裁判员、教练员,但铁三赛场依旧是她人生的下一个赛场。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。
▲ 陶焘近照
走向更高处
1986年,陶焘出生在湖州的一个普通家庭,从小爱蹦爱跳,手长脚长,是个学游泳的好苗子。一年级那年她被市游泳队的教练俞金刚选中,从此,陶焘便与游泳结下了缘分,也为日后练习铁人三项埋下了伏笔。因为成绩优秀,还是三好学生,入选市游泳队的陶焘并没有进入少体校,而是继续在东风小学学习。
上午上课,下午走去莲花庄体育馆训练。那时的她和父母都未曾想过,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说起之前的生活,陶焘只记得俞教练对她说的话:“全国百名好少年一届只有100个,但全国体育竞赛冠军一年可不止100个。你要保持住这种冲劲,才能走向更高处。”
▲ 东风小学大队长时期
一直到了11岁,五年级的陶焘发现自己真的喜欢游泳,于是便走上了职业运动员的道路,加入了浙江省游泳队,成为功勋教练徐国义的第一个女弟子,还拿到了工资,每个月92块。一路训练,13岁她就成为了国家级健将。
但在竞争激烈的浙江游泳女队里,她知道自己的天赋并不是最好的,这个要强的女孩,尽管只有15岁,也一直在想出成绩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▲ 1996年参加全国少儿游泳赛夺冠
此时,命运把铁人三项运动带到了她面前,相比于枯燥的游泳训练,包含跑步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的铁人三项更加有趣,也更能出成绩。于是,她抓住了机会,加入成都军区铁人三项队,参军入伍,当一名文体兵。
也正是在成都军区铁人三项队,陶焘拿到了耀眼的成绩:2002年香港铁人三项亚洲杯赛个人第二名、2002年国际铁人三项精英赛女子团体第三名、2002年徐州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个人第五名。
这一路,她走到了更高处。
▲ 因优异的比赛成绩获三等功
看向更远处
从游泳运动员转向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一路,有荣耀,也有伤痛。在昆明训练基地,高原训练、暴晒、冰冷的海水、东边日出西边下雨的天气,都让她吃尽了苦头。
“游泳1.5公里,自行车40公里、跑步10公里,一共51.5公里的比赛,但训练时经常是200公里的量。”陶焘把头一仰,眼神幽怨地说:“那可真是苦啊,但……也是真有意思。”
▲ 少年时期的陶焘
如果没有那场意外,陶焘可能会走的更远。在青岛的一次比赛中,她正在自行车的赛段,一颗因其他选手撞击而迸出来的石子掉在了她的车轮下,天旋地转中,左手手臂骨折,她的成绩也回不去了。
这个在训练中从不掉眼泪的姑娘听到消息后嚎啕大哭,但哭过以后,她开始思考,我还要继续下去吗?
18岁那年,陶焘看着窗外的天空,在想自己如果没有成为运动员,这会儿应该在干嘛?她意识到,人生有很多条路,不一定非得死磕这一条路走。
于是,18岁的陶焘决定退伍求学,免试进入了北京体育大学深造。
▲ 陶焘(右一)的退伍留念照
用五年级的文化水平上大学课程,陶焘心里一直在发怵,但在运动场上不服输的人,在学习上也憋着一股劲儿。两年时间,从不会英语到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,再到全年级第二,陶焘找到了小时候那股学习的劲儿。
所以当辅导员问她,保送研究生选择用学习成绩申请,还是用运动员身份申请时,她选择了用学习成绩来说话。“老师,如果学校需要我去比赛,我一定会去的,但是未来,我想走一段没有走过的人生。”
她清晰地知道,自己虽然热爱赛场,但总要回归社会,回归现实。这之后,她顺利保送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,并跟随导师开始了体育科研的道路。“学习是很难,做科研是很难,但是铁人三项的51.5公里我都扛过来了,还怕这个吗?”
▲ 陶焘的奖牌
研究生毕业之后,她入职北京师范大学,成为一名高校老师,也成为了学校的铁人三项校队的教练,她带着这些孩子们继续在赛场上拼搏,捧回了全国性体育赛事1 金、2 银、4 铜与团体第一的奖杯,以及省级体育赛事冠、亚、季军共10多个奖杯,也让自己成长为“优秀教练员”。
人生的第二个阶段,她再次拿到了胜利的战绩。
回到家乡来
2011年,刚担任高校老师的陶焘拿到了国家一级裁判员资格证书,开始了铁三执裁生涯。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,2019年晋升成为国家级裁判员。哪里有铁人三项国际高水平赛事,哪里就有她的身影,包括全国运动会、世界军人运动会、亚洲杯赛、世界杯赛等。
随着杭州亚运会的消息临近,陶焘知道以自己的水平,一定能出现在那个赛场上。
▲ 第十四届全运会铁人三项赛执裁
“杭州亚运会,离湖州这么近。”那段时间,陶焘脑子里盘旋着这样的念头:要是能把铁人三项运动带回湖州多好。
一次回乡探亲的契机,让陶焘在2022年的夏天回到了湖州,并在湖州师范学院任教。我能做点什么?刚回来的她决定从本职工作做起,“我想把铁人三项等新兴户外运动项目引入学校,丰富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。”陶焘说。
近期,陶焘正在积极筹备杭州亚运会。“希望亚运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,也希望我们的中国健儿能取得好成绩。”她充满希望道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陶焘也希望通过这次亚运会的影响力,进一步推广和发展铁人三项运动。
同时,她根据学校体育专业育人特点,积极建设协会、高校、省市、企业“四位一体”模式的体育资源共享平台,努力打通“产学研”一体化发展渠道,分别承担裁判员、教练员与青少年运动员这三类不同人群的培养工作,为铁人三项运动的基础建设谋划、引导与实践。
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攀高,这正是她渴望的。
记者:汤若静
编辑:高玥飞
审核:苏晓北
以上内容转载自-南太湖号